之前與前輩們聊了許多跟台灣人形犬的狗狗圈有關的演進史,心血來潮去搜尋了相關文獻,才發現於狗狗圈的研究其實是非常新穎的研究:
在2006年,丹尼爾斯(Daniels)的實用手冊《Woof!》後, 2015 年,聖克萊爾(St. Clair)《Bark》介紹了美國的狗狗圈特有文化。2017,第一篇狗狗圈的學術研究才真的出現
而台灣的人形犬界/狗狗圈討論的議題,諸如狗狗圈的演進史、訓犬與狗狗圈的差異,在2019年的〈狗狗圈心理學:一次現象學的探索研究〉這篇文章都可以見到:
在〈狗狗圈心理學:一次現象學的探索研究〉(暫譯)中,指出了幾點:
1.起源:狗狗圈起源自調教圈與皮革戀物圈,與DS強烈連結。但有學者提出狗狗圈與DS無關,而是一種leisure休閒娛樂的行為。由於狗狗圈特有的緊密社群性,讓狗狗圈有特殊親密感,也因此會因為調教圈與狗狗圈的關係造成內部緊張(是不是很熟悉,台灣常常會因為Dog slave/Puppy而吵架)
2.意義:〈狗狗圈心理學〉訪談分析,狗狗們會因為五種動機而認同參與狗狗圈,這五種動機是:
性愉悅
從自我解脫的放鬆治療
能進入活力旺盛的犬身
擴展表達自我個性
參與特殊而緊密的關係社群
對於犬化的好奇單純快樂狀態,也有專有名詞,叫做「headspace」或是「pupspace」跟調教圈的「subspace」有點類似
3.治療:目前心理醫療界已經淡化BDSM是種需要治療的傾向,甚至也有學者(Barker等,2013; Khan,2015 )提出BDSM有助於心理治療這樣的觀點。而在犬化headspace中,近於一種對身體進行積極正念冥想的形式,畢竟讓身體保持重複性質的簡單運動,是保持正念的關鍵
可以說在狗狗圈中,達到犬化headspace/pupspace是最重要的核心。
前面用咕狗翻譯還有超破英文試著摘錄了一些,但這些只是零散的部份,。有興趣的主人們或狗狗們可以自己去閱讀全文,會有更多深入的分析。
一直覺得實踐的過程之中,好好思索自己為了什麼而進入一種身份,是很重要的事情。也許明白自己為何會成為一隻狗,一隻貓,一個主人,也才能更好的認識自己的汪(蹭蹭蹭